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简单

taozi 27 73

孟子《养气章》译文

《孟子‧知言养气章》(节录)  〔公孙丑〕曰:「敢问夫子〔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心,

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

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则动气,气则动志也。

  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引言  《孟子‧知言养气章》主要论述孟子的道德修养工夫,其中所用的「志」、

  「心」、「气」等概念是有一定的特殊关系,粗略言之,孟子乃先以「心」中的

「志」去控制「气」,以此更能培养出「浩然之气」。以下我们先厘清〈知言

  养气章〉中孟子所言「心」、「志」、「气」及「浩然之气」的意思,再以此去

  论述「志—心—气」三者的关系,最后,我们指出孟子以「拔苗助长」说明了

甚么道理。  孟子言「心」的意思  所谓「心」,据〈知言养气章〉,是指「不动心」,意谓「不受任何外在原

  因之刺激而动摇其心」。究竟言这种「不动心」之「心」又是怎样的心呢?据孟

子对告子的「不动心」的批评:「不得心,勿求于气;可」,以「心」与「气」

  对举的格局言,「心」固然独立于「气」,然而「心」不是自然生理的气又是甚

  么层次的心呢?在此我们可以据〈知言养气章〉说「夫志,气之帅」、「志至焉

,气次焉」、「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

  其心」,孟子心目中的「志」之所以能率领「气」,乃在于「志」是道德价值判

  断的「心」的展现,而我们从《孟子》书中的其它篇章中,孟子一般言「心」皆

是「道德心」,如:〈告子篇〉。由此可见,「心」乃是决定生命的道德方向,

  赋予生命及一一事象以价值的主宰。而这样的「心」正是孟子「四端之心」,当

  中此「心」能决定命的道德方向乃在于其「价值自觉」,可是,此「道德自觉」

仅是作为善行的倪端或种子,亦需要作「扩而充之」的工夫。【注一】此亦是孟

  子「养气」的理由。  孟子言「志」的意思  所谓「志」,一般而言,学者据赵岐注「志,心之所念虑也」或朱子集注

「志固心之所之,而为气之将帅」,甚至据《国语‧周语中》:「五味实气,五

  色精心……」韦昭注「味以实气,气以行志」言「心」与「志」可互通。【注二

  】此本无可非议,但是,假如我们要区分「心」与「志」,我们仍可从「心」在孟

子哲学中的各种性质去区别出来,孟子的「心」起码有如下的特点:[1]「心

  」的价值自觉有普遍必然性[即好善恶恶的能力];[2]「心」的价值自觉具

有独立自主性[即分辨善恶的能力];[3]「心」的价值自觉具有实践性[即

  行善去恶的能力]。而「志」则主要在于「心」由价值自觉经抉择后,所实行的

  道德方向。从上述赵岐注「志,心之所念虑」及朱子注「志固心之所之」中,我

们可以发现「志」即是由「心」所具有价值自觉的自主性(分辨善恶的能力)作

  道德判断,此所谓「念虑」,再作实践的道德方向(行善去恶的能力),此所谓

  「志固心之所之」。原来「心」故然是具备「志」的能力,但是,「志」则强调

去确定「心」的道德抉择及实践方向。这样,「志」所具有的特点便在于:(1

  )价值判断;(2)实践的道德方向。  孟子言「气」:气与浩然之气  所谓「气」,在〈知言养气章〉中,孟子提出了两种「气」:春秋战国时一

般的「气」观念(即论述告子的「气」)子孟子自己的「浩然之气」。首先,在

  〈知言养气章〉中,孟子批评告子的修养功夫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

  即表示他认同告子关于「心」与「气」这一面的修养功夫,而这种「气」就是春

秋战国一般论述的「气」观念。故此,孟子继批评告子的修养功夫而提出「志至

  焉,气次焉」、「志壹则气动,气壹则动志也」等修养功夫的「气」,亦是这种

  「气」观念。其次,这种「气」观念,黄俊杰教授据《易传》、《左传》待春秋

战国典藉中的「气」字用法,指出:中国古典中所谓「气」有「云气」、「气息

  」、「血气」诸义,而在「气」的诸义中,在本质上并不具有价值意涵,它仅是

  属于自然界的。【注三】本章所言的「气」便当指是「血气」。徐复观先生在解

释「气,体之充也」这句话说:「气即由生理所形成的生命力」【注四】换言之

  ,在〈知言养气章〉中,「气」是指自然生理的生命力。  所谓「浩然之气」,乃孟子从他思想体系中的「心」(志)与「气」的修养

关系,发展出来的修养境界。据〈知言养气章〉中,「浩然之气」有三项特点:

  (1)孟子言「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即表

  示「浩然之气」能与人文世界的价值紧密连系,清王船山曾对此段言:「天地之

闲,皆理之所至也」【注五】原来「浩然之气」比较「气」已有了价值意涵;(

  2)孟子又言「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即表示:假如要长存这种

  「浩然之气」,则需要以「志」(心)去配合义与道才可行;(3)所谓配「义

」乃是以内心的行仁义所生,而非以客观外在的「义」强加于心去控制气,此即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而这种话是针对告子关于「言-心-气」的

修养功夫而论。  现在,我们便论述「志」、「心」、「气」三者关系,以下将从「心」与

  「志」的关系、「心」与「气」的关系去论述。  据上文的概念厘清中,我们发觉「志」与「心」的关系是极密切的,甚至在

〈知言养气章〉中有互相替换的用法。首先,「志」是可以代替「心」的意思。

  从「夫志,气之帅」朱注以「心之所之」为「志」,可见论志即论心。其次,孟

  子在批评告子的「言-心-气」的修养功夫时,孟子亦以「志」来取代「心」去说

明「心」与「气」的对举格局。最后,我们可以从上文对「心」与「志」的概念

  厘清中,发觉到在《孟子》中的「心」与「志」的意思是十分接近的,「志」大

  抵亦具有「心」的价值判断及实践的道德方向。  不过,孟子在本章不用「心」而用「志」,亦表示「志」这个概念应该有其

独特的一面,据上文对「志」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孟子对于告子修养功夫的批评

  ,见孟子可能是有意用「志」去表明他的修养功夫与告子的不同,因为在批评告

子之说时孟子仅言「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对于「心」与「气」的关系,孟子仅言「可」,孟子说这个「可」字可以有形式

  义和实质义的分别。在形式上,孟子可仅认同告子以「心」去控制「气」的关系

;在实质上,孟子可能是认同告子从客观外在为义的心去控制「气」。可是,在

  下文中孟子说其「浩然之气」的修养功夫,是「集义所生」而非「义袭而取之」

  ,这便表明孟子对于告子的修养功夫,只是认同其以「心」去控制「气」的关系

。以此看来,孟子用「志」字去代替「心」,可能正是表明孟子言「心」非告子

  的「心」,其所言的修养功夫,乃是以内心的行仁义去表明。其次,「志」的意

  涵正正是表示道德判断及实践的道德方向,这亦乎合孟子修养所强调的一面。简

言之,「志」与「心」的关系,是孟子欲强调「心」的道德判断及实践性,并与

  告子的「心」作区别,而采取以「志」来取代「心」的用法。  「心」与「气」的关系是〈知言养气章〉的重点所在。在上一段的分析,我

们可以知道孟子用「志」代「心」只是强调心的道德判断及实践性,以此言论志

  即论心。以下我们论「心」与「气」的关系时便以「心」与「志」互换。  首先,孟子是以「心」御「气」的,在「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言心与

气的关系中,孟子明显以心来对治于气,而心与气在孟子的修养功夫中实处于一

  个对治的格局。其次,孟子是以心作为主宰性的,所谓「夫志,气之帅也」即表

  示「心」与「气」的对治格局中,以心来作主宰,在孟子的修养功夫中,实是由

心作为主导后才到气,此即「夫志至焉,气次焉」。不过,究竟怎样欲心作主宰

  来御气呢?孟子以为以心作主宰来御气的功夫有二:「持其志,无暴其气」。「

  持其志」即从积极性上去持执「心」的道德判断及实践性;「无暴其气」即从消

极性上减少生理血气无所控制。这便是孟子的修养功夫中由心对待气的方法。又

  至于孟子为何要心作积极的持执或消极的减少之功夫呢?这有赖于孟子认为「心

  」与「气」是处于互动的关系,所谓「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孟子以为只

要心不够坚定便出现由气所反过来控制,故此,在这种互动的关系中,要养

  气便要从坚定心的实践来确定,这便形成了孟子修养功夫中「心」与「气」的独

特关系。在修养的功夫上,是应该从「心」来作主宰御「气」,而这种修养过程

  中,「气」又与「心」是交互影响的存在,故需要有「持其志」及「无暴其气」

  等方法。最后,经过这等修养功夫,孟子所集的「气」便是从自然的生理血气转

化为具有价值意涵的道德义理之气,这种气便是孟子称之的「浩然之气」。由此

  可见,孟子的「浩然之气」是经过养气功夫而修成。  最后,我们说说在〈知言养气章〉中孟子以「拔苗助长」说明甚么道理?首

先,在孟子提出这故事的脉络中,他是正在说明「浩然之气」的特质,此见「拔苗

  助长」与「浩然之气」有关。其次,孟子提出「拔苗助长」是针对告子的不动心

  而言,孟子以为告子「未尝知言,以其外之」。所谓「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

可」、「非义袭而取之」即表示告子在修养功夫上,仅以客观外在的仁义(爱)

  来当作内心的行仁义,是不得其法的。而「拔苗助长」的故事正是说明告子的修

  养功夫只是强加于「心」上,而「心」根本不得其法。孟子指出这故事一方面点

出告子功夫之问题,一方又点出自己「浩然之气」的殊胜义。

《孟子四则》原文及其翻译,急求!

(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苟能充之,以保四海;苟不能冲之,不以事父母。”(二)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已而已矣。”(三)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四)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 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 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 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 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 了,必然产生惊棋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 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 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问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 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 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 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 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 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 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 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以安定天下,如 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孟子三章原文和翻译

孟子三章指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

孟子三章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

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三章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取得胜利。

《鱼我所欲也》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

先秦时期的教育家孟子所著的《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如下:

第一章原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凳哪唯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取得胜利。

第二章原文:《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第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缓塌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枣培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孟子》三章赏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富贵不能淫》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过分”,即整句为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解为”迷惑“,即整句意思为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孟子》三章

发表评论 (已有73条评论)

评论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