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令进补,开春打虎”。冬令进补,人体易于吸收与藏蓄,冬季的滋补可使人体精、气、神各方面均得到养益。冬主封藏,此时选用膏方调补,更能增强体质、抗病祛邪,达到补虚扶弱、延年益寿、纠正亚健康状态、预防疾病等的作用。
膏方主要适用于体质虚弱者及一些慢性病证的调养与治疗。妇科膏方的组方用药有其特色:一是调畅气血,通补兼施。二是顾护脾胃,重视后天。又有活血通络、滋阴润肤、补益肝肾、疏肝理气等作用,治病和养颜并举。那么,哪些妇科常见病可以通过膏方进行调理呢?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随着结婚和生育年龄的延后、加上近来“二孩”政策的开放,“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越来越引起医生和民众的重视。“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指卵巢产生卵子的能力减弱,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量少、月经延后、不孕等,对于女性的生殖功能和身心健康有较大的影响。
环境因素如手机辐射、噪音,工作或生活压力过大,思虑过多或精神紧张以及药物促排卵治疗的次数都是该病的相关发病因素。中医认为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肾气亏虚、任冲二脉虚损,同时与肝、脾功能失调也关系密切,临床上肝肾不足、脾虚肝郁的病人很多。
症状有:月经失调,包括月经逐渐量少,或月经推后,甚至闭经;容易情绪波动,抑郁或烦躁易怒;睡眠障碍,早醒或多梦;可以伴有乳房胀痛、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等;若兼有血虚者,则有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若兼有脾虚,则有纳少腹胀、神疲乏力、肢体倦怠、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膏方可以补益肝、脾、肾三脏,所用的膏子药鹿角胶、龟板胶、阿胶等为血肉有情之品,加上紫河车、胡桃肉等滋肾填精,充养冲任,以资经血之源,使枯血有源;同时加入养肝疏肝、健脾益气、养阴补血、理气和胃等药物,发挥膏方之“大方”优势,兼顾阴阳平衡、气血调畅、护胃助运,补养之力更优,作用更全面。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导致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的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月经稀发、稀发排卵或没有排卵、多毛、痤疮、黑棘皮、肥胖、不孕等症状。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增多,如久坐少动、吸烟、嗜食油腻、晚睡等,都会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
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责之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其中以肾虚为主。肾虚则冲任不盛,血海不盈,月经不行;脾虚则运化失职,痰湿内生,阻滞冲任,经血不行;肝郁则气机不畅,血脉不通,冲任瘀阻;气郁、痰湿郁久化热,则湿热下注,损伤冲任,月经失调。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可见虚实夹杂,痰、瘀、湿、热互结的复杂证候。
膏方治疗常从肾、肝、脾三脏入手,补肾疏肝,健脾调经。常用龟版胶、阿胶、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滋补肾精,鹿角胶、菟丝子、杜仲、仙灵脾、附子、肉桂温补肾阳,上药同用阴阳并补,任督共调;当归、香附、川芎、川楝子疏肝行气;淮山药、茯苓、白术、枳壳健脾渗湿;随症加入南星、陈皮、半夏、苍术等祛湿化痰,或丹皮、栀子清利湿热,或赤芍、桃仁、红花等活血调经。在大剂补益药物中佐以少许清泄、化痰、祛瘀之品,使补而不腻。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盆腔疼痛为主,经期尤为剧烈,可能会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的症状,下腹部结节或包块,部分患者合并不孕。气滞甚者,可见乳房或胸胁胀痛;兼寒凝者伴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若瘀热重者,伴见咽干口苦,烦躁不安;气虚者尚有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肾虚者则常有头晕目眩,腰膝酸楚。
中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本质是血瘀证。实者,因肝郁气滞而血行不畅,留滞胞脉;郁而化热,热灼脉络,血溢脉外而成瘀血;外感寒邪,喜食生冷,寒凝血脉而致脉道拘急,血行缓慢而留瘀,均可致“不通”则痛;虚者,由气虚而不能行血,致血阻脉道;肾虚失于温煦,冲任阻滞,血瘀下焦,故“不荣”则痛。该病病程较长,久病多虚,病证多虚实夹杂,但基本病机以血瘀为主。
膏方治疗本病以活血化瘀为大法,兼以散结消癥、疏肝理气、散寒通络、补益脾肾、扶正归本等治法。常以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皮活血化瘀;枳壳、乌药、香附理气调肝;延胡索化瘀止痛;若腹中有包块者可加穿山甲、血竭、皂角刺、桑枝、鳖甲胶软坚散结,减缓包块的生长速度。中医强调扶正祛邪,膏方中有一些特色药物如生晒参、鹿角胶等,既能将浓缩成膏,又具有大补元气、培本固元、增强患者体质的功效。
标签: 多囊卵巢排卵障碍怎么做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