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提并论(相提并论写一句话)

taozi 105 0

  在全国各大高校开学之际,一大批“鲜肉”即将加入大学新生军的队伍。但对于早已进入大学的“老腊肉”们来说,他们要面临的并不是军训那么简单的事——专业实习、就业规划等十分现实的问题开始困扰着大部分人。

  “专业”与“就业”两个词一直是令人关注的热门话题,这不仅是高考毕业生选择大学高校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大部分学生们捉襟见肘的一个问题。但有人提出,大学生的专业不应该单纯地与就业划上等号,也应该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去规划属于自己的未来。

  这就免不了要思考几个问题,大学生个人发展应该依据现实还是依据兴趣?大学期间的学习就应该是为专业所服务吗?与专业不相关的活动值不值得去花费时间和精力?

  仅不到半数学生表明自己的专业与兴趣相关

  据笔者向全国高校的大学生们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虽有59.13%的受访者表明自己所学专业是理想专业,但所参加的社团和校外组织等活动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仅占42.61%,兴趣爱好、技能特长与专业相关的仅占46.09%。

  苏展是南宁学院民族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已经盯着屏幕画了四、五个小时插画的她喝了一口水,揉了揉酸疼的眼睛便继续在电脑前作画。

  “开学后我恐怕交不出暑假的实习证明,但我可以交出我整个暑假绘画的所有作品。”这是她在一个月前与老师洽谈时做的承诺。放弃回学校参加暑期实习的机会,选择留在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她,暑假里都在利用所有的空余时间来进行插画创作。

  其实插画与苏展本专业的关联并不大。她说:“建筑设计是使用CAD来进行绘制和测量,但每天被催着画建筑图和施工图是比较无聊和枯燥的。”

  然而,与苏展情况相类似的学生不在少数。

  天津外国语大学动画专业的徐浩表明,他从没打算要专注自己的专业。暑假参加了记者训练营的他,对旅游、骑行和影像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对未来的规划大概就是朝着影视方向发展。”他坦言。

  刚结束广西师大出版社2017“加油!书店”活动的窦雨田是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学生。作为活动的联合发起人之一,他在暑假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活动前期的筹备工作,并全程跟踪报道。谈及自己的工作,他说:“主要是线上安排,但还是要跑实体店。包括咨询书店的经营、日常和体验者的8小时。”

  从学院的新媒体宣传中心主任到学校大学生通讯社的副社长,一直走在新闻记者道路的窦雨田全然不像是一个理科生的样子。

  已经毕业工作三年的叶默聆回忆起自己大学参加动漫社团的经历时说:“大学时期是药学专业,毕业后做的是微生物分析,但大学的社团其实是根据兴趣来选择的。”

  大学是发现自己其他潜能的一个途径

  据调查显示,88.70%的受访者认为在大学期间培养或发展与自身专业关联不大的技能、特长是值得的,其中62.61%的受访者认为这能使个人得到全面发展。仅有6.09%的受访者认为不值得,并觉得这是在浪费自身的时间和精力,对以后的工作没有意义和回报。

  叶默聆表示:“人总是会变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因自身经历和阅历的增加,从而不断地思考和改变。”很多人毕业后从事的并非本专业的相关工作,而他们是通过在大学参与社团和其他活动时,发现了自己对某一方面的才华或者兴趣,认为更胜于当初专业的选择。

  “在能随心所欲的时间里可劲造。”在暑假边复习、边建模,同时还给出版社写报道、做反馈的窦雨田认为,经历了暑假的活动,最大的意义就是学习到了该以什么姿态去促使人和书的相遇,“你不能要求所有人去参与你的尝试,并按照你的思维继续下去。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力量去感染他们,成为同行者一起走下去。”在他看来,大学期间个人的发展应该做到“涉猎广、专业精”,专业给自己带来的并不是在某一领域上的便利和特长,而是一个统筹安排与思考的能力。

  高中起就喜欢绘画的苏展,曾经觉得单纯画画很难找到出路,因此在大学选择了建筑设计,即兼顾了专业优势,也是对自己兴趣爱好的坚持。从一开始的迷茫犹豫到如今的坚定不移,她一直在自己身上寻找着另一种可能性。“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就去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不要随波逐流。”她认真地说。

  “教育资源浪费”的说法并不恰当

  “专业只是一个知识基础,但在社团所获得的人际交往经验,是丰富日后进入社会经历的一种手段。”叶默聆在谈及教育资源时说。他认为大学时期参与的社团组织与活动,不管是否与自身专业有关,本质上来说都不是为专业所服务的,而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锻炼自身、提高统筹管理能力和为人处世经验的机会。

  从学生角度看,徐浩觉得现在的大学教育是大众教育,容易限制学生的多元性发展。同时,一些高校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大纲,与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接受水平和能力难以得到平衡。因此他在大学期间的发展更倾向于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他笑着说:“我就是怂嘛——从心。Follow your heart,大学再不干些喜欢的事以后就没时间了。”但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对本专业有很高的兴趣,那就要更加深入地去研究,而不是局限于老师所教的东西。

  专业≠就业。“兴趣”虽不能完全与“专业”相提并论,但它能从一定程度上对个人的发展和规划进行探索性的引导。大学选择了一门专业并不意味着一条路走到底。大学校园各类社团组织的存在,归根到底是在帮助个人进行深入的自我了解,通过实践才能积累足够的见识和经验,对自身做出更好的改变和完善。

相提并论(相提并论写一句话)-第1张图片-鲸幼网

  到底是坚定一条路走下去,还是尝试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道路?当你离开自身专业的禁锢时,你自然会找到答案。

  兴趣=专业?专业≠就业?

  对于这两个命题你有什么想法呢?

相提并论(相提并论写一句话)-第2张图片-鲸幼网

标签: 相提并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