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在腹部的帐蓬养生穴位 帐蓬安装

taozi 53 0

人体养生穴位有哪些?

穴位是中医专有的术语,人们对穴位都不陌生,武侠小说中经常看见有点穴的说法,其实中医里面也有穴位养生的说法,下面就是中医推荐的十大养生穴位,有助强身体防疾病。

明目醒脑穴:风池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养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养护心脏穴:内关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清热止痛穴:合谷

合谷穴又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拢后,隆起肌肉最高处。合谷穴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由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吃了药不能马上见效,均可通过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如果伴有发烧,可用瓷汤勺刮颈后部皮肤或用手指揪拉周围皮肤,直到发红发紫,有助于排出热毒,较快退烧。

补肾固元穴:关元

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解腰背酸痛穴:委中

委中穴位于膝内窝腘窝处中点。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按揉委中穴时,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肾虚引起的腰痛还是要以补肾为本。

舒筋活络穴:阳陵泉

阳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时候要端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阳陵泉的位置。平时按揉阳陵泉,再配合活动肩膀,可以缓解肩膀周围的疼痛。此外,阳陵泉还对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有缓解作用。

“全能”穴:三里

民间一直有“常按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三里的位置在外膝盖窝下方3寸。中医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诀,说的是,如果我们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寒等,都可以按揉三里。另外,三里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白领和亚健康人群,每天按压三里10分钟,能减轻工作压力,缓解疲劳。

滋阴养颜穴:三阴交

三阴交被称为女人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还有调月经、除斑、祛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的作用。从经期前三天开始,每天按揉三阴交,坚持三个月,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后再揉。因为按揉三阴交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所以不适合孕妇。

安神健体穴:涌泉

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底,在掌的前1/3、弯屈脚趾时的凹陷处。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有助睡眠。神经衰弱的人,可将时间延长为半个小时。天气转暖后,可赤脚或穿袜在鹅卵石路上散步,刺激涌泉穴。

按摩减肥有哪些穴位?

两手垂直搭在在腿,中指的位置就是穴位,可以用来减肥的,每隔三分钟按一次长按。用中指按摩..... 按摩腹部不仅能消除脂肪,还可以强身健体,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多种疾病都有辅助治疗的效果,所以自然有一套比较独特的手法。在按摩的同时加入“按摩霜”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手法1:拇指叠按法 将两个拇指上下重叠,在腹部及相关穴位按压,按压的轻重应以手指感觉到脉搏跳动,且被按摩的部位不感觉疼痛为最合适。 手法2:波浪推压法 两手手指并拢,自然伸直,一只手掌放在另一只手掌背上,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在下的那只手掌和手指平贴腹部,用力向前推按,然后在上的手掌用力向后压,一推一回,由上而下慢慢移动,好像水中的浪花,故而得名。 腰部穴位按摩 腹部按摩并不是简单的揉肚子,选准基本穴位实施按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你可以更自信地露出小蛮腰。 穴位按摩方法及时间:每天早晚仰卧在床上,先以手法2由上腹部向小腹推压3~4回,再先后以手法1和手法2依次按摩以下6个穴位,每个穴位各按摩2分钟左右。 穴位一:中脘穴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上大约4寸处。 穴位二:水分穴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上大约1寸处。(按摩水分穴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避免水肿,并且可以帮助肠胃蠕动、锻炼腹肌,避免小腹突出) 穴位三:气海穴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下大约1.5寸处。 穴位四:关元穴腹部正中线肚脐下大约3寸处。(按摩气海、关元穴能有效地抑制食欲,有利于腹部脂肪均匀分布;而按摩天枢穴则可以帮助消化、排气、促进肠胃蠕动、废物排泄,当然更有利于消除小腹赘肉。) 穴位五:水道穴肚脐以下大约3寸,关元穴左右两侧各向两旁大约2寸处。 穴位六:天枢穴肚脐左右两侧各向两旁大约2寸处,以左天枢为重点。 肚子经络速通 除了着重对穴位的按摩,借助于人体的经络走势进行按摩,也同样可以让你更快告别小肚腩。 相关活肠方法——劲减肚腩一个月活肠运动。 经络1:双手重叠放在肝区上(右侧第11、12根肋骨附近),顺时针、逆时针各转50圈儿;双手重叠再放在脾区上(左侧第11、12根肋骨附近),顺逆时针也各转50圈儿。 经络2:以肚脐为中心,在腹部逆时针画一个问号,沿问号的方向按摩,先按右侧,后按左侧,各按摩30~50下。 经络3:双手十指从小腹向上腹竖向抓拿,提起腹肌8次;再左右横向抓拿8次(提起放下为抓拿一次)。 不用双手的“非典型”按摩法

肚子上那些穴位??

腹部的穴位太多了 请你把问题问详细一点。像:上脘、中脘、建中、下脘、神厥、气海、石门、关元、中级、幽门、腹通谷、天枢、滑肉门、太乙、中柱等等。

肚脐旁开都有什么穴位

任脉所属穴位啊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