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按摩的穴位 养生按摩的功效与作用

taozi 32 0

养生穴位有哪些?

养生的穴位有很多,比如涌泉穴、三阴交、三里、大椎穴、养老穴、合谷穴等,这些穴位需要合理搭配。想要养生最好每天对某些穴位进行刺激,这样可以调节经络,使经络通畅,达到养生的目的。推荐三里穴,因为该穴位比较好找,它在于犊鼻下三寸,而且该穴位可以很好的强身健体,可以防治很多疾病,还可以抗衰老。三里穴经常按摩,可以调治胃肠道的相关疾病,对于胃炎导致的肚子发胀,食物不消化,都可以通过三里穴进行合理的治疗。

按摩人体哪些穴位,对健康有好处

穴位分类:

1、老年病  心脑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头(百)、面(晴明)、腰(肾俞)、腹(气海)、膝下(三里)心(涌泉)  注意事项:应延长照射时间、最好边睡边照。  2、分泌系统  ⑴、甲状腺炎:  颈前(天突)、后颈部(大椎)、腹部(气海)、肘前(曲池)、腕内(内关)、膝下(三里)、心(涌泉)  注意事项:眼突病人须照眼部(晴朗)。  腹部(中脘)(气海)、腰部(肾俞)、膝下(三里)、心(涌泉)、内踝部(三阴交)、腕背(外关)  ⑵、糖尿病:  注意事项:晚期糖尿病患者需加照面部。  ⑶、胰腺炎:  面喉部(廉泉)、后背(风门)、胸(膻中)、腰(肾俞)、手背(合谷)  ⑷、前列腺类:  腹(气海)、腰(胰俞)、膝下(三里)、手背(合谷)  ⑸、肥胖症:

小腹(中极)、腰(腰俞)、阴部(阴)  3、呼吸系统  ⑴、气管炎:  腹(中脘)、腰(气海俞)、后颈部(大椎)、膝下(三里)、心(涌泉)  ⑵、伤风感冒:  前胸(膻中)、后背(肺俞)、腰(肾俞)、膝下(三里)  ⑶、肺部类:  胸(膻中)、背(肺俞)、腹(气海)、腰(肾俞)、膝下(三里)、心(涌泉)  ⑷、咳嗽、多汗:  胸(膻中)、背(肺俞)、腰(肾俞)、下(涌泉)  4、血液循环系统  ⑴、血压类:  胸(膻中)、背(心俞)、手心(内关)、手背(合谷)、下(涌泉)  腹(气海)、腰(肾俞)、头部(百)(太阳)、下(涌泉)、膝下(三里)、踝部上(三阴交)  ⑶、血管类:  ⑴、肝类:

腹(水分)、腰(胃俞)  ⑵、胃类:  腹(中脘)、腰(肝俞)、膝下(三里)、下(涌泉)、脚背(冲阳)  ⑶、肠类:  腹(中脘)、腰(胃俞)、膝 下(三里)  6、神经系统疾病  小腹(气海)、腰(肠俞)、膝下(三里)  ⑸、消化不良:  小腹(关元)、腰下(肠俞)、阴部(阴)  ⑹、恶心、呕吐、吐血:  头部(百)(太阳)、胸(心俞)、下(涌泉)  ⑴、失眠类:  腹(水分)、腰(胃俞)、膝下(三里)  ⑵、心脏类:  头(百)、后颈(大椎)、腹(丹田)、膝下(三里)、心(涌泉)  ⑷、血液类:  部位直接照射  5、消化系统疾病  ⑷、肛门类:  ⑵、神经类:  头部(百)(太阳)、下(涌泉)、瘫痪部位  注意事项:精神病狂燥期应配全药物。

  ⑶、帕金森氏:  头部(百)(太阳)、下(涌泉)  ⑷、神经性呕吐、眩晕等:

头部(百)(太阳)、腰(肾俞)、下(涌泉)  ⑸、脑类:  头部(百)(太阳)、腰(肾俞)、下(涌泉)  注意事项:①、麻痹病人照射瘫痪的骨关节部位。  ②、急症出血期暂不照射

⑹、神经炎类(含肌萎、面瘫)  患部、后颈(大椎)  7、泌尿生殖系统  ⑴、肾疾类:  小腹(中极)、腰(膀胱俞)、膝下(阴陵泉)  小腹(中极)、腰(腰俞)、阴部(阴)、膝下(三里)  ⑶、尿类:  ⑸、性功能(含湿、痒症):  小腹(归来)、下腰(腰俞)、阴部(阴)、头(百)、心(涌泉)  ⑹、更年期综合症:  小腹(中极)、腰(肾俞)、阴部(阴)、膝下(三里)、心(涌泉)  腰(肾俞)、腹(气海)、头(百)、后脑(大椎)、膝下(三里)、内踝(三阴交)、腕部(神门)、手背(合谷)  9、儿科疾病  ⑵、月经类:  小腹(归来)、腰(肾俞)、阴部(阴)、膝下(三里)、心(涌泉)  ⑶、子宫类:  胸(膻中)、腹(归来)、腰(肾俞)  ⑷、乳房类:  小腹(归来)、下腰(腰俞)、阴部(阴)、膝下(三里)  ⑵、膀胱类:  腰(肾俞)、下腰(腰俞)、腹(水分)、膝下(阴陵泉)、内踝(三阴交)  ⑷、前列腺类:  小腹(中极)、腰(膀胱俞)、膝下(三里)、内踝(三阴交)  8、妇科疾病  ⑴、附件类:  ⑸、白斑、性病:  胸(气户)、背(肺俞)、腰部(肾俞)、面部(水沟)  ⑹、性功能障碍:  阴部(阴)、小腹(归来)、腰(腰俞)  ⑺、保胎:

头(百)、小腹(归来)、腰(肾俞)、心(涌泉)  ⑴、风寒、肺部:  腹(气海)、腰(肾俞)、膝下(三里)、心(涌泉)  ⑵、腹部、胃肠疾病:  腹部(关元)、下腰(膀胱俞)  ⑶、尿频、遗尿:  腹部(中脘)(气海)、腰(胃俞)(肠俞)、膝下(三里)  ⑷、夜啼、惊风:  头(百)、腹(气海)  ⑸、脱肛:  小腹(气海)、阴部(阴)  ⑹、痄腮、耳病:  耳侧(听宫)、面部(下关)  ⑺、湿疹、皮炎:  局部、患部、头部(百)  10、眼、耳、鼻、喉科疾病  ⑴、耳病:  面部(素髎)、腰(肾俞)  ⑶、喉、声带、美尼尔氏病等:  ⑴、疔、疖、痛、带疮、过敏及皮肤炎症:  头部(百)、腹(气海)、腰(肾俞)  ⑵、癣、疮、湿疣、平疣、白癜风、大泡病:

腹(气海)、局部、患部  腹(气海)、腰(肾俞)、局部、患部  13、口腔疾病  ⑷、脱发、斑秃:  面部(印堂)、腹(气海)  ⑴、跌打类:  腹(气海)、腰(肾俞)、心(涌泉)、患部  ⑵、炎症、风湿、增生:  术后愈合、冻、烫、烧、扭伤、血肿、褥疮、疤痕修复,以上情况,照射部位为患部直照射。  ⑵、鼻病:  耳部(听宫)、腰(肾俞)  ⑷、眼部(晴明)、耳部(太阳)、腰(肾俞)、下(涌泉)、腹部(气海)  面部(水沟)、颈部(廉泉)、后颈(大椎)、腰(肾俞)  11、皮肤系统疾病  ⑶、斑、疮类:

⑶、跟腱炎、跟痛:  腰(肾俞)、心(涌泉)、患部  ⑷、肩背炎:  患部、腰(气海俞)  ⑸、颈椎病

  后颈(大椎)、肩周各部(肩中)  ⑻、股骨头坏死:

后颈(大椎)、腰(气海俞)  ⑼、疔、疮、痈、丹毒、肿痛  腹(气海)、腰(肾俞)、患部  ⑽、淋巴类  患部、腹部(气海)  ⑾、四肢凉、腿抽筋:  腰部(肾俞)、心(涌泉)、后颈(大椎)  口、牙综合病症:面部(水沟)、耳部(下关)、腰部(肾俞)

自己按摩养生穴位

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即可,穴位必须有气感才有效!尊重阿是穴(以痛为腧,不比理论上的穴差);注意补泄有别(理论上顺为补,逆为泄,补宜缓慢多停留,泄宜急促而大力);

配穴不宜多,宜少而精(多了按不过来),刺激必须到位(浅穴浅按轻按,避免损伤软组织;穴位深的辅以按摩棒,徒手比较累),累积刺激时间要够的长(参考书,许多穴位每次按20分钟以上并不过分);按摩属运气动血,故饱食后不宜。

另:运动还是要运动的,如长时间的提踵、竞走等,对六条经的作用和长时间按摩是一样一样的。

人体的十大养生穴位介绍(2)

  按摩20个穴位可防疾病

  1、保护心脏: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内关穴取穴方法为: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按摩方法:日常按揉内关穴,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2、健脾和胃:按摩三里

三里穴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的功效。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也可以用艾条灸。适一切虚损性疾病,如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等。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掌重叠,以神阙穴为圆心,顺时针进行摩腹5—10分钟;右手中指端点揉天枢、大横穴3—5分钟;两手拇指稍用力按压两三里穴1—3分钟。

  3、治疗鼠标手:按摩鱼际穴

鼠标手多是腕关节劳损,这是因工作性质所引起的慢性劳损,或因直接、间接暴力引起腕关节外伤的后遗症,为职业病的一种。鼠标手主要表现为腕关节经常疼痛,用腕稍多则疼痛加重,甚至腕部肿胀、活动受限、关节无力、关节弹响、局部压痛等。按摩鱼际穴,对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职业病“鼠标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按摩时,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鱼际穴附近上下推动,或双手鱼际穴互相敲击,至掌侧发热即可。按摩的次数根据身体状况决定,一般每天1—2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4、清除心火:按摩大陵穴

大陵穴是手掌掌根的中心点位置。经常按压大陵穴,可以治疗口臭。口臭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心火旺盛所致,和陵穴的穴位非常对应,它可以去心火而生脾土,最能泻火祛湿了。

按摩方法:首先,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大陵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屈伸活动右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其强度应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用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左右手交替进行,每次每侧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

  5、补肺益肾:按摩列缺穴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按摩方法: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6、缓解疼痛:按摩腘窝

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缓解痉挛的功效。腘窝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经常按摩,对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两侧腘窝。

7、补血养肝:按摩血海穴

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按摩血海穴可补血养肝。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的9-11时,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所以直接进行按揉就好了。每一侧3分钟,要掌握好力道,不易大力,只要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8、消灭肝火: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趾和第二个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如果是肝火旺盛的人,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按压太冲穴的痛感,你可以每天睡觉前,用温水泡脚,之后按压5分钟左右。

  按摩方法:用手大拇指按揉两太冲穴3~5分钟。

  9、补肾养肾:按摩太溪穴

太溪穴是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太溪穴位于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适应肾脏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按摩方法: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

  10、舒服腰背:按摩委中穴

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委中穴取穴方法为: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按摩委中穴,同样可起到治疗腰背痛的功效。

按摩方法: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护理作用。

  11、防治腰背痛:按摩大杼穴

大杼穴位置,找到第七颈椎(颈椎下部最高的骨头尖),再往下的一个骨头尖是第一胸椎的棘突,从第一胸椎棘突下骨头缝之间旁开大约两横指的肌肉凹陷处。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腰眼穴居“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中医认为,按摩腰眼穴是防治腰背痛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另外,按摩腰眼穴除了可防治腰背痛外,还具有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按摩方法: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1次。

  12、促消化:按摩天枢穴

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另外,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常按摩天枢穴,必然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按摩方法:在具体按揉时,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13、治失眠:按摩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按摩神门穴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手指按揉神门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14、治腰疼和痔疮:按摩长强穴

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长强穴属于督脉,可治疗痔疮、脱肛、便秘、腰疼等疾病。常按摩长强穴,配合承山穴治痔疮效果更好。

  按摩方法:患者俯卧,双脚稍稍分开,用手指揉、按压长强穴,每次揉4分钟,双手交替按摩。每日2次。

  15、治便秘:按摩腹部

有人认为便秘不是大毛病,无须看医生,去药房买点泻药吃吃即可。其实,这是错误的。便秘原因有多种。从中医角度讲,便秘分为实症和虚症。实症为积热上火,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常由吃火、食辛辣、熬夜等因素引起。虚症主要是气虚阴亏,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脾胃不合导致的。因此,得了便秘应到医院求治,对症服药。如果不对症治疗,仅靠吃泻药通便,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更严重。

按摩方法:腹部按摩可预防便秘。早晚按摩腹部:可站位,也可仰卧位,左手掌按于脐部,右手叠压左手上,先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腹部81次,再向逆时针方向揉腹部,次数相等,意注掌下,呼吸自然。

  16、治肠胃疾病:按摩膈俞穴

肠胃不好的人可按摩膈俞穴。膈俞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穴属于太阳膀胱经,可治疗胃痛、呕吐、厌食、便血、咳嗽、气喘、盗汗等疾病。

  按摩方法: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膈俞穴。每次2分钟左右。

17、治疗皮肤瘙痒:按摩百虫窝

冬天气候干燥,全身痒得难受,严重的时候,小腿前面和胳膊上的皮肤还出现鱼鳞样的改变,瘙痒无比,这都是干燥惹的祸。这时可按摩百虫窝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的内上缘向上约一掌(四指并拢为一掌)处为经外奇穴百虫窝,它在太阴脾经的循行线上,临近血海穴。按摩百虫窝穴可以活血止痒。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点按百虫窝穴,直到局部有酸胀感后放松,隔几秒钟再继续点按,瘙痒即能止住。

18、调和气血:按摩极泉穴

  从中医来说,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19、治冠心病:按揉心腧穴

心腧穴,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等疾病。中医认为心腧穴属太阳膀胱经,可治疗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癫痫、狂躁、咳嗽等。

按摩: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此穴。每次2分钟左右。

  20、散热去痛:按摩尺泽穴

尺泽穴主要作用是泻热。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因此,按摩尺泽穴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